博客
关于我
云计算之路-阿里云上:借助IIS Log Parser Studio分析“黑色30秒”问题
阅读量:409 次
发布时间:2019-03-06

本文共 501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 分钟。

今天下午15:11-15:13间出现了类似“黑色30秒”的状况,我们用强大的IIS日志分析工具——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分析情况如下——

先看一下Windows性能监视器中的问题表现:

然后用Log Parser Studio分析07:11:55与07:13:55(GMT时间)之间的IIS日志,看看这期间有多少time-taken超过1秒的请求。

在短短的2分钟之内,竟然有315个请求的time-taken超过1秒。

而在这期间Request Execution Time只有1次达到999ms,多数都在200ms以下(见下图)。

时间都去哪了?请求响应内容发送给客户端的TCP处理环节是最大的嫌疑。

再选一个没有出问题的时间段(15:15:40-15:17:40)对比一下:

同样是2分钟内,却只有4次time-taken超过1秒的请求。

再与同一个负载均衡中的另外1台Web服务器在同时间段内进行对比:

只有42个请求time-taken超过1秒,比出问题的那台服务器的315少很多。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出问题的期间,有大量的请求在处理完成后将响应内容发送给客户端的环节出现延迟。

转载地址:http://liekz.baihongyu.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大前端的自动化工厂(1)——Yeoman
查看>>
数据仓库建模方法论
查看>>
虚拟机搭建hadoop环境
查看>>
DataStax Bulk Loader教程(四)
查看>>
物联网、5G世界与大数据管理
查看>>
.NET应用框架架构设计实践 - 概述
查看>>
Rust 内置 trait :PartialEq 和 Eq
查看>>
Hibernate(十四)抓取策略
查看>>
[菜鸟的设计模式之旅]观察者模式
查看>>
Spring-继承JdbcDaoSupport类后简化配置文件内容
查看>>
Java基础IO流(一)
查看>>
Hibernate入门(四)---------一级缓存
查看>>
MySQL事务(学习笔记)
查看>>
一个web前端开发者的日常唠叨
查看>>
内存分配-slab分配器
查看>>
技术写作技巧分享:我是如何从写作小白成长为多平台优秀作者的?
查看>>
Jupyter Notebook 暗色自定义主题
查看>>
[Python学习笔记]组织文件
查看>>
基于Redo Log和Undo Log的MySQL崩溃恢复流程
查看>>
从RocketMQ的Broker源码层面验证一下这两个点
查看>>